中国各地方不同的方言句子

核心提示:汉语古韵,容州雅言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我们国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人民使用的语言,更是千差万别,即使是同一个县的各个乡镇,甚至同一

汉语古韵,容州雅言

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我们国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人民使用的语言,更是千差万别,即使是同一个县的各个乡镇,甚至同一个乡镇不同的各个村,人们的口音往往不一样,这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广西容县虽然是一个小地方,在全国二千八百五十一个县级行政区域里,它并不起眼,但这里的人民日常用语中有很多字词,竟然是古代汉语典籍中深奥而高雅的文言——这就是容州雅言。容州雅言在传承中华文化中,发挥着其他地方的方言所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不少了解这种语言之美的人,对它魅力的赞叹,无以复加。

“娵隅是何物?”在当今,国人对这个问题是不是感到很陌生?

这个问题来自南朝刘义庆的著作《世说新语》。史载:郝隆为东晋名士,年轻时无书不读,很有学问。有一年七月七日,他见富裕人家暴晒绫罗绸缎,就躺在太阳下,露出腹部。有人不解地问:“你这是干什么呢?”郝隆答:“我晒我腹中书。”这就是典故“郝隆坦腹晒书”的由来。他后来投奔桓温,当了南蛮府参军。次年三月三日,桓温举行宴会,大家饮酒赋诗。不能作诗的,罚酒三杯。开始郝隆因不能作,被罚三杯酒。喝完酒,郝隆拿起笔来写了一句“ 娵隅濯清池”。桓温问:“娵隅是什么东西?”郝隆说:“蛮人把鱼叫娵隅。”桓温有点不理解:“作诗为什么要用蛮语?”郝隆说:“我从几千里外跑来投奔你,才得了个南蛮参军,怎么能不说蛮语呢?”桓温大笑。

说到这里,大家也许会想:这“娵隅”,不过是古人对鱼的一种叫法罢了,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如今,谁还有心思在乎这些生僻的词语呢?

当我们在不经意之间翻开《新华字典》,看见“娵隅”一词,看到了这样的释义:“古代西南方少数民族称鱼为娵隅。”这种邂逅,就如在博物馆遇见一件东晋时代留下来的文物,让我们心中不免感慨:这“文物”的历史使命业已结束,属于它的辉煌已经不复存在,它只能尘封在“博物馆”——字典里,静静地“躺着”,成为中华文化的木乃伊!

像“娵隅”一样生僻的、带有古代汉语韵味的词语,真的就是中华文化的木乃伊吗?当国人来到广西容县,了解了这里的方言之后,您准会大吃一惊!

在容县的农村,一些年轻的父母,到田里干活前经常会这样哄孩子:“孩子,你在家里跟着奶奶听话啊,我们去干活,把娵隅给你抓回来......”显然,在容县的农村,人们知道娵隅是何物!

“娵隅是何物?”广西容县乡下的百姓是这样回答的:“娵隅就是鱼!”

这是一种被蒙上了厚重的神秘色彩的字词,这些字词,一是在当今的报纸杂志等媒体,找不到,或者非常少见,这就意味着它在文字流通中处于“失传”或接近“失传”状态,是一种文化遗产;二是有多达86万的容县人,在口头上不间断地使用着这些字词,但他们发其音、用其义,不懂其形——他们并不知道这些字词真实地存在着,这说明它是一片文化空白;三是这些字词“沉睡”在字典里,其读音、释义,和相对应的容县方言一致,由此可见,这是一块文化宝藏。由于容县方言里的这些字词同时存在着这三大特点,是古代汉语典籍中深奥而高雅的文言,所以,这些字词,被学界称为“容州雅言。”

“容州雅言”在全国二千八百五十一个县级行政区域里,独树一帜、独一无二、独领风骚!迄今为止,已经被整理出来的,神秘的“容州雅言” 字词,至少有538个——其中的25个,2016年6月11日“新华视点”公众号曾宣称:“懂5个的,就是学霸;懂10个的,就是学神......”

在广西,86万容县人民每天张开嘴巴就使用着“容州雅言”与人交流,在口头上传播着古老的中华文化。这种美丽的景象,犹如娵隅跃清池!但这是一道既美丽又容易被湮灭的“语言风景”:试想想,多达538个现代书报杂志不再使用或非常少用的字词,“沉睡”在字典之中——在典籍里,这些字词的读音、释义,几乎毫厘不差地记录着容县方言所表达的信息——这些字词活跃在这里的民间,让典籍里古老的中华文化得以传播——是不是令人非常激动?!可是,对于这些字词,绝大多数的容县人只会说,不会写:他们发其音,用其义,却不识其形——在书写时,他们往往以本地方言的同音字来代替——就像使用“通假字”一样,这种语言现象,是不是令人倍感遗憾和痛惜?!

国人也许会十分疑惑:广西容县作为远离国家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边远地区,为什么几乎全民还在使用着如此之多带有古代汉语韵味的词语呢?在2017年,《玉林日报》组织记者团到河南省开展寻根活动,他们得出结论:玉林籍绝大多数人的先祖,来自中原;河南省的文史专家看过容县方言里那些带有古代汉语韵味的字词后,确认“容县方言传承中原文化。”

到如今,世人发现:容县白话是粤方言的分支,其文化底蕴,在全国七大方言中,是很深厚的。这种厚重的文化积淀,与容县重要的历史地位以及特殊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当今的容县,在大唐开元盛世,是领14州64余县的容州都督府治所所在——相当于今天的省会城市,这就使得大批来自中原的官员和商贾云集到这里,让官话在这里传播;因容县毗邻广东,加之在古容州辖区内,国家西南地区各民族人民聚居交集,使古容州因此而成为了本地土著方言、普通话、广州白话、客家话、壮话的交汇点。

年届耄耋的历史民俗学研究员覃正先生是广西桂平市人,大学毕业之后,在容县工作了50多年。他对容县方言的研究心得很深,他认为:“容州雅言”是汉语中的黄金宝藏,精通容县方言的人,就精通了汉语。

覃老之言不虚。把“容州雅言”里那些带有古代汉语韵味的字词 整理出来,让它作为一种优秀文化永远传承下去,让娵隅在容县这一湾清净的水流之中永远欢快地跳跃、畅游,那是容县人民的光荣使命!

最具代表,那我就说下我家乡特产怎么说吧,香菇: xiang第一声xing第一声。

廊桥: luo第四声jiao第四声。

最后说说比较常用的。

你吃饭了没: ni第一声dia第一声fang第三声le第一声fei第一声。

你去哪: ni第一声ke第3声qi第一声dao第一声。

还有很多,我就不多说了,嘿嘿。

上一篇:女销售原来靠这样卖房(楼盘置业顾问提成大概多少)
下一篇:美团股票 跌,美团股票还有希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