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买不起房吗?「宋朝GDP世界领先苏轼为啥买不起房」

距今千年的宋人过着“宋瓷般精致的生活”。他们的面貌几乎与现代人接近,关心房价和干饭,宫廷到民间都风靡妆容时尚,一日三餐的习惯在宋代开始普遍。“坊中有市,市中有坊”的街巷制度造就了汴京城的市井烟火气息,放风筝、饮茶写词,踢蹴鞠,不亦乐乎。经济文化的繁荣之下,北宋人均GDP比同时期的欧洲还要高。没有手机网络,宋朝文人下班后有怎样的小资生活?为啥大文豪苏轼在当时都买不起房?哪些宋代美食流传至今?澎湃问吧邀请文史爱好者赵帅一起聊聊宋代真实的市井生活。

点击图片即可提问

宋朝GDP水平

@乌龙:宋朝房价有多贵?是不是文人买不起房,富有的商人能挥金购豪宅?

赵帅:根据王禹偁《李氏园亭记》的记载∶重城之中,双阙之下,尺地寸土,与金同价,非熏戚世家,居无隙地。当时的住宅价格相对较高,开封城内的普通住宅在千贯左右,折算人民币大概是百万以内。对于当时的普通人来说,还是不好凑齐的。富商往往有能力购置房产,文人有的中年才能买房,以苏轼为代表的很多文人在早期都是租房住。

@大森林:宋代跟唐代相比总体水平如何?

赵帅:经济方面,唐朝占当时世界总GDP的35%(人口占比35%),北宋占世界总GDP的11%到15(人口占比40%)。根据《全球文明史》论述,从市场化程度、海外贸易的数量、平均面积产量及其手工业工具和技术的复杂程度方面看,中国经济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是从唐朝开始。

军事与政治方面,宋朝的应对手段比起唐朝,显得过于优柔寡断,以至于人们留下了强唐弱宋的印象。其实唐朝在对吐蕃诸部的战争中也曾吃过败仗,不过并没有出现类似宋朝一蹶不振的情况,打败仗之后越战越勇,打不过就和亲,国家政权正常运转,不存在迁都或者皇帝被俘的情况。

外交方面,唐朝需要应对四周少数民族的侵略和战争,处理周边关系、汉民族与其他民族关系。而宋朝更注重汉民族自身发展与稳固,自身发展相对稳定。

总体来说,唐宋属于性质不同、水平相当的两个朝代。

@大鱼在天:请问宋代一般人家有几口人?住多大的房子?

赵帅:据程民生教授《宋代家庭人口数量初探》中推测,宋代家庭人口大约每户在9人左右。但根据不同区域又有所不同,比如明初修纂的《南宁志》在《户口》记载:“宋朝宁浦、永淳二县计户六千二百九十九户,丁二万六千八百六十四口。”,平均家庭人口约4.3人。据何忠礼先生推测,宋代家庭一般也是五六口之家,这个数字是相对合理的。

这五六口之家的居住面积,也根据不同的社会阶层和收入有所不同。按照官方统一设置的民房标准来说,普通居民的居住面积也不大。绍兴六年(1136年),朝廷在江淮州县组织流民建庄屯田,规定每5顷为1庄,每庄盖草屋15间,“每一家给两间”,也就是2间草屋是普通民房的标准。

真实的文人生活

@阿飞负传:宋朝文官下班后的夜生活有多丰富?酒楼中最畅销的酒是什么?

赵帅:宋朝的夜市在所有朝代中公认是最繁华的,吃的玩的应有尽有。从皇城南门的朱雀门出去,直往龙津桥,偏向东方便是州桥,龙津桥和州桥都对着皇城的御街,这基本就是夜市最繁华的地方了。“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至朱雀门。街西过桥, 即投西大街,谓之曲院街,街南遇仙正店,前有楼子,后有台,都人谓之‘台上’。此一店最是酒店上户,银瓶酒七十二文一角,羊羔酒八十一文一角。街北薛家分茶、羊饭、熟羊肉铺。”,吃的玩的都异常丰富。

其中的名酒实在是太多了,据《武林旧事 诸色酒名》记载,有皇都春、思堂春、卞洲春、留都春、蓬莱春、淳玉春、秦淮春、淳王春、和酒等六十余种。

京师之外,全国各府路州县都有地方性的名酒。据宋朝人张能臣《酒名记》载,一百二十八处,一百八十九个酒名。比如开封府的瑶泉,南京的桂香,太原的静制堂等。

后人也整理过宋朝的名酒,比如明人徐炬《酒谱》载,宋代地方上的名酒还有齐云、清露、秋露白、金盘露、珍珠红、洞庭春、郫县郫筒酒、戎州荔枝录等等。

可见宋朝的人是真的能喝会喝爱喝。

@齐天大圣QTDS:在宋朝当文官做白领是怎样的体验?宋代虽重文轻武,但真的很盛产文人雅士,这个"赛道"难道不会很卷吗?

赵帅:首先,从官员入仕的角度来说,宋朝文武官员入仕之途都很内卷,其中文官自从一品的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至从九品的迪功郎,共三十七阶,这其中每一阶都是“卷”出来的。

其次,文官在宋朝的职场中还是很有面子的,宋太祖出身武夫,害怕赵宋天下蹈后周之覆辙,故从大宋建立开始就大力推行文官政治,在中央至地方机构中,尽可能用文士取代武将,这也是宋初政制改革一项重要内容。

“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联令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可见当时文官的地位是高于武官的。

再次,文官在官场中也是很霸气的,怼皇上怼官员都是常事。据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十三记载,在宋仁宗和郭皇后、尚美人的废后事件中,御史中丞孔道辅、右司谏范仲淹文官曾联合十多名官员上书反对废后。

最后,宋朝的文武官员并不是完全割裂的,如上文所说,文臣统兵的现象在整个宋朝也很常见。北宋初年的时候,如部署、铃辖、都监之类统兵差遣,是专用武将的。在宋太宗末年镇压王小波、李顺起义时,一度任命科举出身的文臣、参知政事赵昌言“为川峡五十二州招安行营马步军都部署”,后来,文臣统兵逐渐形成体制,“凡州县兵马,其长吏未尝不同管辖,盖知州则一州之将,知县则一县之将也”,之后几乎成为常态。

综上,宋朝的文人雅士当得了文官,当得了武官,也“卷”得起来。

宋朝轶闻趣事

@大森林:那时候地下排水工程比现代科学?

赵帅:北宋开封城的排水系统由三重城壕、四条穿城河道以及各街巷的沟渠组成。其中:

1、三层城壕的壕池总长约47.4公里,具有蓄水容量1765.56万立方米。

2、穿城河道有汴、蔡、五丈、金水四河。北宋东京城的四条穿城河道中,以汴河承担了最主要的排洪任务。

3、街巷的明渠暗沟等排水设施城内有四条主要干线,称为御路,其中心为御道,两边有砖砌御水沟两条。

这些街巷的沟渠与穿城河道、三重城壕组成一个完整的排水系统,总蓄水容量约为1961万立方米。

从基础设施方面满足了开封城的排水排洪需求。

从疏浚排洪的制度来说,宋朝也建立了一些科学的制度。从宋初开始,就年年按标准疏浚汁渠,使得排水通畅,在汛期也不致积涝成灾。

@zzZ多喝白开水:苏轼买不起房难道是因为他太爱吃,钱都花在干饭上了?宋朝有哪些美食?

赵帅:不仅是苏轼,很多官员也买不起房子,比如欧阳修38岁升至“知谏院兼判登闻鼓院”,相当于上议院议长兼国家直诉法院院长,依然是租房住。这些人买不起房,不是吃得多,而是赚得少。

再来说说饮食,打个比方,《射雕英雄传》的背景是南宋,郭靖与黄蓉第一次在张家口的一家酒店见面,黄蓉点的小吃有“四干果、四鲜果、两咸酸、四蜜饯”。正餐有“花炊鹌子、炒鸭掌、鸡舌羹、鹿肚酿江瑶、鸳鸯煎牛筋、菊花兔丝、爆獐腿、姜醋金银蹄子。”由此可见,当时宋朝人还是很讲究饮食的。

具体来说,宋人日常生活的主食可细分为馒头、包子、饼、面条、饺子等,这些饮食至今依然是日常的主食。副食品主要包括肉食、蔬菜、瓜果等三大类。以肉食为例,包括猪、狗、鸡、鸭等家禽家畜类,驴、马、羊等畜产类肉食,鱼、鳖、虾、黄鳝、蛤蜊、蟹、蚌等水产品,还有兔、獾、狐、鹿、獐等野味。其中羊杂、羊棒骨、腊肉、鸡杂、酒蒸鸡等美食至今依然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食品。

@patrizio:苏轼一直在贬的途中。先是在黄州与自己和解,焚烧野草耕荒田。再在惠州与人生和解,写出人生无常。最终是儋州,带着棺材去的。他怎么存钱买房?难道是用每天150枚铜钱的开销来买吗?

赵帅:苏轼为官期间,虽然经常被贬,但还是有钱买房的。他的住宅主要是三种类型:官廨、租房、购房。

1、官廨

嘉佑六年(1061)十一月离京赴任扶风,开始了他的游宦生涯。据《苏轼文集》中《盖公堂记》记载:治新寝于黄堂之北,易其弊陋,达其壅蔽,重门洞开,尽城之南北,相望如引绳,名之曰盖公堂。他在到扶风的第二年,对官廨进行了修整,作为当地一名官员,官廨可以作为他的居住之所。

2、租房

这对于苏轼很常见,比如熙宁二年(1069)二月,苏轼到达京城,判官告院。在京城“居阊阖门外白家巷”,此处住宅是苏轼租住的。

3、购房

在京城时,苏轼“迁居宜秋门外”,后来他在黄州时给范镇的信中说:“京师尚有少房缗,若果许为指挥从者干当,卖此业,可得八百余千”,所以这个可以卖的住宅是他自己购买的。

在贬官的路上,苏轼还是有钱买房的,从黄州到泗州的途中,“近在常州宜兴,买得一小庄子,岁可得百余硕,似可足食"。

到之后惠州的时候,根据《苏轼诗集》卷四十《白鹤峰新居欲成,夜过西邻翟秀才》记载,苏轼又盖了新房,“作屋二十间”。

所以别小看了苏轼,虽然每次修建房屋都很花钱,但是在他的一生中,自己还是买得起房子的。

@Wirtz:解除宵禁是从宋朝开始的吗?

赵帅:唐朝末年,宵禁制度已经有所松懈。五代时期,宵禁几乎没有执行。宋朝初年,由于经济文化的需求,宵禁制度基本解除,根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解除宵禁成为市民经济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历史的天空下:宋代真实的市井生活》,赵帅、宋佳旻 著,大象出版社 | 2022年8月。

上一篇: 女销售原来靠这样卖房(楼盘置业顾问提成大概多少)
下一篇: 荒野行动开镜移动不了视野「荒野行动PC版视角不能转向解决方法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