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悟空邀。
文字从来无力量,诗词自古少精神!
这是实话,记得当年汶川大地震之时,不论是缤纷的网络世界,还是错落的现实周边,都可以看到无数文字在矫情地悲伤,在敏感地落泪,在虚伪地叹息,在像模像样地励志。
无数味同美酒或味同嚼醋的诗歌作品以力量为名,以振奋为纲,遍天盖地,冷到让人窒息。
我们的诗歌有那么大的力量么?
灾民们看到诗歌就会忘掉腿上或胸前的伤痛?忘掉三日不曾食的饥饿?忘掉亲朋好友的生离死别?忘掉每次午夜梦回惊起的一身冷汗?
我们的文字有那么大的力量么?
灾民们最需要的是什么?药品,纯净水,食物、甚至赤果果的铜臭之物。哪怕一箱子方便面都比一万首诗歌来得更有现实意义。然而对于文人来说,更有现实意义的事情并不需要去做。
他们只需要写诗歌,写散文,写评论。
摇头晃脑,字斟句酌,挥笔千言一唱三叹,把所有的慈悲为怀,所有的助人为乐,所有的解危助难,都放进文字里。或者说宁可放进文字里,也不愿意去银行的绿色通道去捐100元钱,也不愿意去献血站去献上200CC的猪血。
戏弄这些文字的人,他们把不需要的东西找出来,把不喜欢的东西找出来,把过时过气的衣服找出来,然后写上一首小诗,以“爱心”的名义捐给灾区,捐给灾民,并美其名曰——慈善。
这明明是施舍!
就像给路边的一个乞丐。就像扔给路边的一条喂狗!唯一的区别,不过是没有文字罢了!
哪怕是把施舍变成捐献,同样也是不着急的,下班再去,吃完饭再去,今天不爱动弹,爱动弹再去。哎呀,我的那篇赞美灾民的诗歌还没有写完呢,写完再去发快递好嘞!
还有所谓遥祈福,满天星火,看上去更像是一种诅咒,仿佛在烧纸一般。宁可去点燃一根20块一盒的蜡烛,也不愿去捐10元钱的现金。
不是不愿意,因为好麻烦你知道么?
文字能带给人力量?
鬼话连篇!
一部《论语》造就出来的小人,要比君子多上一亿倍!
不是依然,是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