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专访江小白创始人陶石泉D2C将成热门赛道探索用户共创商业模式

江小白是个反其道而行之的酒企。

甫一出道,江小白是以擅长营销的黑马姿态,借助表达瓶在极为传统的白酒行业杀出一条血路;出人意料的是,走红了的江小白并没有太多心思在营销手法玩花样,转身去收购酒厂布局产业链砸重资产;待业内认为变重了的江小白将步入中年,将逐步回归到传统酒企采取控货、涨价、砸广告的三板斧,江小白已经预备开放研发中心及全产业链,布下先手。

江小白创始人陶石泉认为,江小白创立之初即是在酒企的重重包围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做一杯轻松好喝的酒,定位决定了江小白必须坚守初心,始终以用户为中心保持创新活力,江小白的路绝非坦途,但这也是一直坚持的出路。

加速孵化大单品,暂无上市计划

2011年,陶石泉创立江小白。彼时正值酒业深度调整期,大多数知名酒业陷入业绩下滑、产品库存积压的困境,自顾不暇。江小白瞄准了行业的细分领域,开创了“年轻小酒”的概念,以“场景营销”精确切入年轻消费群体,迅速走俏市场。

此后江小白业绩持续增长,2017年破10亿、2018年破20亿。根据陶石泉在采访中披露的数据,其2019年合并销售收入在30亿元量级。

据介绍,江小白主要市场集中在长江以南,特别是由重庆根据地幅射至西南市场。从渠道来看,其线下收入占全部营收的90%以上,主要渠道为餐饮和流通渠道。

去年,江小白推出水果味高梁酒“果立方”和青梅酒“梅见”,双双销售过亿,均成为所属品类第一。

陶石泉对蓝鲸财经记者表示,上述两个单品在果味酒和青梅酒这两个赛道属于领跑者和开创者角色,今年江小白将夯实优势地位,继续拉大与竞品差距。

“江小白的核心能力是复制,我们将在‘轻松时刻,轻松酒饮’这个场景做更多的布局。孵化更多产品,新的大单品还在打磨中,最近三年江小白的重点产品果立方和新品米酒。”陶石泉称。

事实上,江小白也在进行更多尝试和拓展,此前江小白曾推出“三五挚友”产品,这被业内普遍解读为试图切入婚宴和商务消费。

陶石泉表示,“三五挚友”针对新商务人群和轻商务消费场景,江小白在尝试用户满足多场景需求,而不是割裂来看仅做某个渠道和市场。“未来战略是因地制宜,根据各省的消费去打造不同的酒产品,现阶段还做不到,颗粒度没那么小。”

公开资料显示,江小白于2015年获得IDG资本、天图资本、高瓴资本的早期投资,并于2017年黑蚁资本对江小白进行了B轮投资。

去年9月,江小白宣布完成C轮,领投方为华兴资本。

资本的不断加持,也被业内解读为江小白在为上市做铺垫。

对此陶石泉坦陈:“江小白暂时没有上市计划。如果上市是为了达到企业长期战略的一种手段,我会采用,但上市不是我的目标,也不是我追求的结果,从目前的情况看,江小白在5-10年内上市是比较正常的,也不排除有特别合适的时间窗口。”

D2C将成热门赛道,探索用户共创模式

陶石泉习惯将时间轴拉至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段来看待一家企业的成长,而不是仅着眼于当下。

他表示,以十年为一个阶段来看,第一个10年江小白实现从0-1,第二个10年希望江小白成长从1-10能够从本质上发生量级的改变,其中销售规模是重要的评判标准之一,但不是唯一。

陶石泉指出,未来十年,随着Z世代消费人群的成长,酒类市场将高度多样性和碎片化,其中明显能看到的机会是,中国白酒的出海全球化,以及全球烈酒或者是全球消费品将共同分享中国市场。其次,以用户为中心的品牌将会集中爆发出来,第三,D2C(直面消费者的生产销售模式)将成为热门赛道,这也将成为创新企业的新机会。

在对于未来的预判中,陶石泉也提出自己对于未来企业的全新的构思,他认为,在工业时代,产品以品牌为载体交付给用户,主体是企业,在互联网时代,技术的发展能够促使企业回到本质,即企业是为了满足用户需求而存在,在线技术能够帮助企业一对一地倾听到用户的声音,借此了解并分析用户真正的需求,将其转换成产品语言,使产品无限靠拢用户真正的需求,在这个阶段,用户将成为企业的主体。这是特别值得探索的新商业模式,相信用户共创会是一个很好的模式。

这是作为理想主义者的陶石泉的预判或是终极愿景。同时,作为企业创始人的陶石泉也做两手准备。

据了解,江小白全产业链项目已经建设到三期,基酒年产能规模已达到6万吨。

对于产业链的未来,陶石泉提出,在第二个10年计划中将江小白打造为开放的生态,其中全产业链及其前端的研发生产能力将对外开放,除了常规的OEM、ODM甚至是更多可以由用户介入的研发生产,提供更大想象空间。

“从愿景来看,我希望江小白未来会成长为一家用户型公司,由用户创造品牌。”陶石泉称。“从长远来看,未来流通型的企业、营销型的企业、电商企业将会借助于数据化,更了解用户,发展得更快,但是最终始终需要有企业来做生产,而江小白愿意去做这件事情,我觉得这是我们未来可能是一个企业长时间能够不死的一个生存之道。”

陶石泉称:“江小白是一个创新品牌,我们有非常精准的人群画像。这个小而美的品牌应该长到20亿的规模,但是因为它出圈了导致可能多卖了50%的货,让一部分本不是我们的用户,可能消费了这个产品。如果我假定说,对过去几年有反思的话,其实反而应该要克制,就是应该更精准的服务于我们的用户。事实上,江小白的所有投资都投在生产去了。”

进可攻,退可守,这是江小白的打法。

记者手记:

一个人的时间花在哪里是能看出来的。

陶石泉的办公室里有将两面墙的酒柜,摆满了密密麻麻的酒水小样,尝新试味或者已经成为他工作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很多人不理解江小白,外界也对它有很多质疑的声音,我觉得可以从它的创始人陶石泉的身上看出一些。

陶石泉从传统酒企中走出来,他很了解酒企的操作和运营方式,这也是他没有选择代理一款常规白酒产品,而是绕过主战场从侧面推出了江小白,有人因此形容这是一场“商业版的把信送给加西亚的故事”。

创业是一场天时地利人和的较量,江小白已经走了十年。

在采访中,我多次提问陶石泉未来想把江小白带到哪一步,他的回答很有意思。

他的野心不止于江小白,不在于颠覆白酒行业,他想实现的是对企业模式的探讨,由用户深度渗入的企业模式,在现下听起来似乎有些天马行空,但不妨等等看。未来十年,二十年,人如果没有理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本文源自蓝鲸财经

蓝鲸专访江小白创始人陶石泉D2C将成热门赛道探索用户共创商业模式

破局者江小白

新消费变局下,江小白不只是破局者。

撰文|子雨

出品|新摘商业评论

中国酒饮市场正在起变化。

日本的梅子酒成为广大女性小酌的首选,德国的精酿啤酒逐渐成为文艺小众青年餐桌上的常备,来自葡萄牙、南非、保加利亚等国的小众葡萄酒消费增长率高达70%……

中国酒饮市场份额被越来越多的进口酒类挤压,不仅分食增量,还正在抢夺存量。

但在中国本土,也有江小白这样的企业意识到了新生代人群的变化,早在八九年前就开始了利口化、多品类的新酒饮布局。

在那些酒饮市场被新酒种蚕食的小趋势背后,其实是近十年来中国白酒结构性竞争力的缺失。

中高端的白酒们执着于传统高大上的酒局,忽略了对用户需求的诚意和关怀。而这是新生代消费群的敏感点,也正是新酒饮品牌的出发点。

酒饮消费已起“新风”

曹操“煮酒论英雄”,关羽“温酒斩华雄”,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自古以来,酒不仅承载着中国人的饮食习俗,更蕴藏着民众精神与礼教文化。

《2020年轻人群酒水消费洞察报告》数据显示,90/95后年轻人的酒水消费增长极具潜力,无论是从消费人数还是人均消费水平来看都呈现增长趋势。

除此之外,女性消费者不断融入线上酒水市场,90/95后女性消费者占据半壁江山,成为酒水消费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

不同于老一辈消费者单一的饮酒文化,新生代消费者追求多元化、个性化、方便快捷,也更愿意尝试和创造不同花样的饮酒体验。

无论是白酒、红酒、葡萄酒,还是清酒、果酒、鸡尾酒,只要能调动出层次多样的味蕾体验,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掏出口袋里的金钱。

需求刺激供给,也重塑着行业规范。 一方面,酒饮品类格局分化,白酒跃升为受众最广的酒饮品类。另一方面,新生代消费者的酒水消费潜力凸显,价值表达也从彰显身份地位转向去阶层、悦己化,消费场景打破传统边界,变得多元化、去餐化。

酒饮消费的变迁背后不仅折射了国民对酒饮消费服务的新要求,也意味着新一轮行业洗牌。

新生代群体不断增长的消费实力、蓬勃的消费需求以及理性与个性并存的消费态度,正在打破传统酒水市场的格局。

“新酒饮时代”加速到来。

9月24日,江小白宣布完成C轮融资,由华兴资本旗下华兴新经济基金领投,Baillie Gifford、正心谷资本、招银国际资本、坤言资本及温氏国际跟投。

在整个行业消费量大幅削减的环境下,江小白能够逆势完成融资,成功破圈,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顺应了新酒饮时代的消费大潮。

华兴资本集团董事长、基金创始合伙人包凡谈到,在代际文化更替时,消费行业会迎来一波传统品牌复兴以及新品牌诞生的机会窗口,这是时代的机遇。

同时酒饮文化作为一种社交货币和性格符号,在代际文化交替的过程中也需要一家能够满足多种消费场景和个性化消费需求的巨无霸酒企。

江小白的出现,为全方位多场景满足新生代酒饮消费需求创造了可能。

破局者江小白

凭什么引爆新酒饮赛道

其实,江小白的诞生有点“生不逢时”。

白酒十年黄金期在2012年左右戛然而止,伴随而来的还有消费断层的危机。

咨询机构罗兰贝格的调研报告显示,30岁以下消费者酒类消费占比中,啤酒以52%的份额位居首位,葡萄酒13%、预调酒11%,白酒仅占8%。

白酒不仅被外来酒种挤占了市场,甚至有退出新生代消费餐桌的趋势。

不过, 传统白酒行业的断代期既是危机,也是重塑行业“一款经典酿造天下”的良机,更是改写新生代对白酒“烈、冲、辣”等刻板印象的绝佳机遇。

曾有人把年轻人不喝白酒归因为“少不更事,未尝苦难”,但其实根源在于年轻人饮酒的场景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不同,而场景是消费的必要前提。

三五好友相聚,一起小酌一杯;居家看电影,独自饮酒助兴;看到街边一个文艺的酒馆,忍不住想去尝一杯……在脱离了宴请、应酬、佐餐等传统饮酒的场景之外,我们看到酒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含义。

首先,在产品调性上要与众不同吸引眼球,尤其要凸显个性;其次,口感要丰富且度数不能太高,享受片刻微醺;最后,购买渠道要便利,线上线下、零售商超,保证随时随地都能买到。

显然,传统白酒企业尚未能满足新世代的这些需求,而这,恰好是江小白突围的机会。

江小白创始人陶石泉最早提出了 “新酒饮” 概念,其底层逻辑就是酿造出满足新一代消费者饮酒习惯的产品,并 秉持“一酒一味,一酒一心”,用真心做出高品质且差异化的产品。

“新酒饮”理念的落地是“老酒新做”。

“老”,就是要沿袭白酒古老的酿造技艺,保证酒最醇正的口感。

“新”,则是迭代优化创新,以用户为核心不断生产出满足消费者在品质、口味,甚至是品牌、社交等方面的创新产品,弥合传统白酒产业与年轻一代需求的鸿沟。

熟悉白酒的人可能会知道,我国白酒有三大基础香型:清香、酱香和浓香,这其中清香是白酒之源,其它香型都是在清香基础上不断演变而来。

为了传承升级清香型白酒工艺,江小白推出了单纯高粱酒。其中,“表达瓶”也已成为清香型高粱酒品类中生产和销量规模最大的产品。

同时,江小白还对酒饮风味进行改良,将中国传统酒种和西方主要烈酒的口味进行对比研究、升级,推出风味化产品,丰富了中国白酒的口味层级。如今已形成单纯高粱酒、果味高粱酒果立方和梅见青梅酒为代表的酒种矩阵。

为了更好地洞察新生代的口感需求,并与他们产生更深度的链接,江小白还建立起用户共创机制,让用户有机会参与到产品的口感设计中,把用户转变为共创者和分享者。

无论是品牌创新还是用户价值共创,都需要过硬的品质支撑才能真正打透市场。

一杯好酒的决定因素十分硬核,远不止香味,还包含产地风土气候、酿酒师技艺等,甚至和苏格兰威士忌产区、波尔多葡萄酒庄园一样,涉及的是整条产业链。

江小白的产地位于重庆白沙镇,它其实隐藏在连接川酒与黔酒的大娄山余脉中,也是一座有着500年酿酒 历史 的古镇。

由于气候、土壤、水源等因素各有特点,近十年来,江小白不断挖掘并传递着白沙镇独特的产区个性。

以白沙镇为核心,江小白开辟了5000亩高粱地,种起了酿酒专用高粱,规划辐射面积将达到10万亩。酿酒基地江记酒庄的总投资也已超过20亿元。

据江小白介绍,本轮融资后,还将继续投入高粱种植,提升老酒储备和技术研发,为持续酿造高端口粮酒奠定基础。

十年筑底,江小白除了夯实了消费者心目中“新酒饮”的品牌印记,也在努力扩大供应链的产能与储备,构建强大的生产线和相对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这些软硬集合的资产也成为江小白开启下一个十年基业的护城河。

风口会过去,猪能否在风到来时及时进化成为鹰或其他真正会飞的物种,是风停后存亡的关键。 坚持老酒新做,深扎产业链,是江小白进化成为新物种的基因优化。

酒饮产业新局

自2012年“三公消费”政策出台后,白酒行业进行了一轮变革,政务消费需求大幅削减,白酒消费的主导力量开始向商务和大众消费转移。这也意味着, 终端消费者的价值驱动力进一步增强。

目前中国80后有2.28亿人,90后1.74亿人,00后1.46亿人,他们是我国中产阶级的主要构成,也是改变 社会 消费结构的核心人群。

有业内专家预计,未来五年我国白酒市场规模将达万亿级,这其中,18—30岁的新世代是推动白酒行业进一步发展最具含金量的价值人群。

有着鲜明的价值观与个性释放,拒绝同质化,追求优质好物是他们的标签。

从近些年喜茶、鲍师傅、泡面食堂等网红品牌的崛起也能够看出,以往“大而全”的普适性产品早已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既有调性又价格亲民的产品才能成为“心头好”。

可我国白酒产业面临的一个现状是,少数传统高端白酒品牌品质优良却价格昂贵,普通人难以承受;另一边则是很强地域属性的低价品牌在底层市场活跃。

能够承接未来白酒市场红利人群的优质平价产品还是一片空白,这也正是国产酒企有望破局的“酒业第三极”。

其实中国有很多传统酒种,但却没有一家酒企能够最大化满足消费者愈发多样的饮酒需求,也没有诞生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民高端口粮酒”品牌。

究其原因,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没有树立长远目标,缺乏国际化视野,在“新消费”大潮来袭时,产品渠道、品牌营销等方面都没能做好准备。

生意的本质永远是产品、顾客和体验。江小白凭借高品质、高品牌认知度和认同感、高消费频次,依托持续迭代的产品和强大的供应链后盾,率先抢占了新世代这群“白酒高净值用户”的心智,在未来的行业竞争中也占据了更多主动权。

任何一个产业都会经历草莽涌现万物并作的启动期和资源整合的产业成熟期。

历经四十年改革开放,酒饮产业也由拼市场份额进入到精耕细作的内功时代,品质至上和价值回归成为未来酒饮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千年酒业迎来产业新局, 中国白酒亟需一批具备全球普适性口感体验的高端口粮酒产品,这是江小白寻找的第三极发展路径,也吹响了中国酒饮产业进化的号角。

蓝鲸专访江小白创始人陶石泉D2C将成热门赛道探索用户共创商业模式

江小白“悖论”

作者 | 段传敏(战略营销观察家)

在9月1日举行的“江小白十年复盘会”上,我提出了“江小白悖论”的概念,指出,江小白的确在白酒的年轻化、产品的媒介化、品类的多元化以及组织的数字化等方面做得相当出色,但同时也因此形成相对应的“塌陷”:

1. 因为年轻化的标签相当深刻,因此在广大的白酒主消费价值人群中缺乏位置;

2. 因为产品的小场景、小情绪表达十分出色,导致公众对江小白的产品品质印象不佳;同时品牌的核心主张不清晰,“生活很简单”究竟意味着什么?

3. 品类以及品牌的多元化呈现 明显,导致江小白所代表的小曲清香路线不再重要、不再主流,企业的经营面临核心能力失焦的可能。

4. 企业的数字化、品牌的IP化意味着拥有的粉丝具有更大的挖掘潜力,但目前江小白仍然依赖线下的深度分销,因此,线上(包括社群)运营能力显得的不足。

当然,我所说的塌陷并非“贬意”,而是因为某方面的特长所造成的不足——我姑且称之为江小白发展“悖论”——即这种不足是相对的。凡事皆有两面性,长的背面就是短。

对于部分人对江小白品质上的怀疑,创始人陶石泉也颇感无辜和无奈。他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产品品质——采取纯高粱酿造,并通过具备规模化的现代化生产设备实现产能稳定,也就是用全产业链的整合能力来把控品质和产能。为此,他不惜在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建起5000余亩的高粱种植示范农庄(当地政府规划通过公司 农户方式辐射种植10万亩给予支持)。即便如此,也无法躲避来自社交媒体上的非议,陶石泉对此自省:“看来,江小白的营销没有那么好”。

在我看来,社交媒体的非议无非两类:一类是不明真相或被人误导的消费者,他们需要企业开启正确的传播方式;一类是来自个别对手的攻击,他们一方面眼红于江小白取得的成就,展开了无意或有意的行动。这里,“无意”可能占多数,因为它源于是江小白“塌陷”造成的主观偏见。这部分可以随着企业形象的明朗而自动消散;有意的攻击毕竟属于暗箭伤人、也属违法犯罪,考虑到这种行为的成本过高,当属少数或局部现象。

也就是说,针对江小白“品质”的误解、“偏见”居多。这需要江小白在营销方面做得更多,穿越”非议“区:不但需要巨资建立起这样的工厂,还要将全产业链的决心和行动这样动态传播给行业和消费者。譬如:1.原料:江小白的高粱从哪儿来,如果全部为高粱酿造而不是由购买的酒精勾兑,30亿的销售规模意味着3-6万吨的高粱采购需求,按一亩地生产300公斤计算,这需要10-20万亩的高粱种植园保障。2.工艺:现代工艺如何保障既有传统工艺的特色,又有规模一致的品质?这些都需要向消费者说明白。3.研发:江小白要做酒业的华为,这些研发将指向哪些方向?做了哪些动作?

同时, 江小白还需要向更广泛的消费者传递产品的核心价值点和诉求,即不能只有小情绪,还要有“大精神”。 比如,王老吉曾用“怕上火喝王老吉”击穿所有圈层和区域。那么,江小白如何选择自己的价值关键词?是纯粮更 健康 ?还是突出纯高粱酿造?在品牌方面,目前的江小白突出的是“生活很简单”,它的内涵是什么?怎么能像耐克的“Just do it”那样鲜明而且深入人心?

两者之间,产品价值诉求是基础,是直接消费的利益点,而品牌诉求则是 情感 或精神个性,可以让江小白成为年轻的精神象征,而不仅仅是年轻人的圈层情绪。如此,江小白就可以打破年龄层的边界,成功出圈。

看来,江小白要打一场关于品质的营销战役。毕竟, 消费者出现“偏见”是正常的,企业信息触达消费者的过程不但会自然衰减,甚至还会出现异化的过程。尽管现在社交媒体高度发达了,但“认知大于事实”这一规律仍未根本改变。 想要让消费者改变看法,不但企业要高度重视,加大传播的力度,还应该以消费者喜闻乐见的方式。

在创意创新的内容营销方面,江小白显然并不缺乏。只不过,过去它更多以新奇特突显年轻人的品牌特质罢了。现在则需要在传播上补上这一重要章节。

在品牌(类)多元化方面,江小白其实做得相当优秀,其中的“梅见”(低度果酒,又取“好久没见“之意)大受市场欢迎,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品牌(类)。除此之外,江小白也在 探索 产业多元化的道路。这些需要相当谨慎。如果分三步走的话,江小白首先是一家走小曲清香路线的白酒公司;其次是满足年轻人 健康 饮、新潮饮的多品类酒业企业;第三,再放大一些,江小白可以成为以酒业主龙头,横跨种植、 旅游 、酒馆服务等产业的企业集团。这三个阶段需要一步步来。

“梅见”这样的新品发展很快固然值得可喜,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它在江小白品牌旗下则意味着江小白的白酒概念被稀释——这对于刚刚达到30亿的白酒品类显然有冲击的一面;如果单独成为一个品牌,则面临多品牌运作的难题——从纯投资角度这当然没有任何问题,但如果在企业内部运行,意味着要稀释企业宝贵的资源、资金和注意力。

采用事业部的运营方式可以 一度 程度解决稀释问题,同时保持高度的独立性,但国内诸多公司的经验表明:它往往意味着公司的协同性和整合效应难以有效发挥,同时更重要的是,企业在品牌运作上面临失焦的可能 :老大往往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而老二往往在老大的荫蔽下难以茁壮成长。

在我看来,在一定时期内,江小白仍然在其主航道,即产品的主航道、品牌的主航道、白酒的主航道、品牌诉求的主航道等。公司应该高度聚焦,倾力打造出一个百亿规模品牌。在此基础上,再强调品牌多元化和产业多元化也为时不晚。

至于最后一点——数字化,纯属个人建议了。据了解,目前白酒行业的线上销售进展相当缓慢。原因是消费者的消费场景:要么是餐饮场所——消费者除在包房自带,大部分在现场购买;要么是送礼——基本上在附近的销售场所购买。一般不会在网上下单存在家里。

这显然有相当道理,但我所接触的营销圈子表明: 社群社交正风起云涌,个性消费暗流涌动,而渠道正面临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变革,因此,企业可以积极推进社群商业模式的构建 :一方面用定制突显圈层与个体个性,增强归属与专属感;另一方面可以大力经营用户,将在线粉丝用户化、用户社群化,社群渠道化,最终将经营用户向用户经营的方向推进,将企业平台化,用户不但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自定义表达内容,还可以自定义产品、产业,从而最终形成以江小白为旗帜的超大型生态共同体。

从数字上看,江小白无疑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考虑到这种成功是在“一穷(年轻人)二白(市场的边缘地带)”的夹缝之中硬生生创造出来的背景,这种成功更值得推崇。 不过,这次江小白之行我显然收获更多:创始人陶石泉对品质异乎寻常的重视,对公司制度化、数字化等方面的现代化运营体系的构建,以及对真相和事实的坦率与接纳都显示出, 这是个雄心勃勃但又充满智慧的企业家——“十年复盘会”更象是他内心更大宏图的一种折射:30亿的成功对他而言不算什么。他相信:只要打造一个充满激情、规范和有强大内驱力的现代企业系统,100亿、1000亿只是一个结果,不求自来。

写到这里,所谓“江小白悖论”更象是一种吹毛求疵,更接近一种欣赏了。一方面,长板的背后必然有长长的阴影,企业永远都有需要改进之处。复盘的意义就在于将假设性的选择预演一遍或作为未来的选项,预测将给企业带来什么变化。另一方面,世界是充满矛盾的,企业会一直在悖论的环境中迎接未来:成为优秀者就要在接受赞美的同时接受诋毁,成为新领袖就要有胸怀接受跟班们的啰唣,还要努力为他们打开生存空间。这种成长的悖论非江小白所独有,且会长久地存在。

尽管只是一次匆匆的参观研讨之旅,尽管此行和陶石泉所聊得不多,但我欣赏这样的企业和企业家,并看好江小白的未来。



加油,即将迎来10岁的江小白!”年轻“的未来不可限量。


教练式顾问——业绩倍增之道

段传敏,战略营销专家,横跨企业、专业、媒体三界研究人士,被誉为“实战中的研究派,研究中的实战派”,长期担任多家企业的战略营销与发展顾问。

倡导“教练式顾问——业绩倍增之道”,通过“定方向,搭班子,找路子,配资源,抓落地”等五步,围绕“定向、执行、整合”三大模块,以成果为导向,协助企业实现业绩高速增长目标。

上一篇: 女销售原来靠这样卖房(楼盘置业顾问提成大概多少)
下一篇: SoftDiffusion谷歌新框架从通用扩散中正确调度学习和采样